注册旅行家

发送验证码
注册

注册即表示您同意 《服务协议》《隐私政策》

Taste of Shantou 美食孤岛,一抹舌尖金光

汕头,在近现代曾极度繁荣,百载商埠,骑楼林立。不变的街道藏了很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特色美食。潮汕话特别有趣:筷子,用的是箸的发音;慢慢,用的款款;吃,用的是食;白粥,用糜。鲜活的文言,映照着源远流长的食文化。吃出美学的牛肉火锅、包罗万象的白粥打冷,一车两筐、用热气烘出人情味的特色小吃……追“吃”,都足以构成一次旅行出发的动力。连老饕陈晓卿也不禁慨叹,“汕头是中国美食的一个孤岛,去过,才算真正的美食家。” 


  


博大精深,牛肉美学
牛肉是汕头美食的代名词,不吃一顿牛肉火锅,算是枉来汕头啦!
汕头的每个菜市场都有牛肉、牛肉丸售卖,火锅遍布市内,像“没有一只鸭能走出南京”一样,牛是本地人的家常。牛肉火锅之所以声名远播,跟肉的新鲜、刀工的细腻息息相关。吃过本地店,那些不讲究的馆子里冰冻肉又厚又柴,酱料也不是味,真是难受至极。
食材牛肉有两个要义,一在于新鲜,二在于刀工。想吸引本地老饕,这个牛从屠宰到餐桌,要在半天以内,最能吃出鲜甜。切牛肉也十分考究,不同部位,切成薄片。三花趾、五花趾、嫩肉、吊龙,什么是脖仁、哪种是肥胼,几乎像念个“吃牛学位”一样讲究。不同部位,口感不同,有爽弹有嚼劲的,也有细嫩的。搭上一碟手打的生丸,爽弹可口。涮法没那么高深,却是一次次试验出的精妙:汤沸了,网勺放下涮三四秒,捞起来等汤再沸了涮多三四秒就可以了。蘸上最经典的沙茶酱,香甜醇厚和牛肉的鲜嫩,是绝配。真正的会吃人还会添份辣椒酱,更注重牛肉的香味。满街的火锅店少有硬伤的,本地人嘴刁啊,做不好是很难维持的。杏花吴记牛肉,天天鲜牛肉,新兴的陈记顺和老牌连锁福合埕……如果有本地朋友带路,那大可放心,老板会用最好最新鲜的牛肉,款待胶己人。

迷乱眼的白粥打冷
白粥,在潮汕并不单指白粥,还连带配粥的诸多菜式。打冷,是指潮汕大排档的冷盘熟食。这两个词,能展出个包罗万象的世界。特色的汕头白粥店,有着丰富的配菜:卤水类、鱼饭、生腌、煲类、小炒、杂咸。有正餐,更是主打宵夜档。点菜台上琳琅满目,过道里食客熙熙攘攘,单瞧这股烟火气、热闹劲,喝粥配菜都好吃三分。
卤水,尤以卤猪脚和卤鹅最为出名。猪脚,肥而不腻、口感软糯,个人非常钟爱。要是特制的汤底,加上诸多香料,熬制特定的时间,才得到那种浓香细嫩。下半夜饥肠辘辘,来几块卤好的肥肉,下碗粥,寒意饥饿瞬间散去。
鱼饭也是潮汕经典,是沿海因地制宜产生的一种美食。其实鱼饭没有“饭”,而是一篮一篮煮熟的鱼。出海时捕多的鱼,怕运回来不够新鲜,就着鲜活尽快煮熟,摆进竹篮里放凉,就是鱼饭啦。它也是一种配菜,常见的有巴浪鱼饭、乌鱼饭,高档些的有红口饭,吃的就是沿海人对鲜的那种执着,原汁原味。
生腌最是动人。新鲜虾蟹放进腌料浸泡一天,常被戏谑为“潮汕毒药”,欲罢不能!小时候经常吃的家常生腌,指甲大的贝
类,5毛钱就有二三十个,是下粥绝佳伴侣;杂咸是小配菜的总称,榄菜榨菜贡菜花生米,装装点点也是数盘,搭上一笼一笼的点心,就是一场对潮汕美食的致敬。

  

小吃,巷弄里的温度
大街小巷,常见肠粉机的蒸汽弥漫。老板两公婆,一个招呼客人和配食材,一个上米浆和推拉蒸盘,忙碌却不慌乱。蒸盘铺上米浆,上加鸡蛋、肉末、青菜等食材蒸熟,娇嫩的粉皮卷起来,撒上酱油菜脯粒,就是可口的肠粉。在潮汕小伙伴眼里,它是神奇的存在,嘴馋或者肚饿又想不到吃啥时,肠粉就是首选。异地回乡,前几顿,大概率也会有肠粉的身影。
窄街里还藏着各样好吃的:粿条汤好比北方的面食,配上海鲜或肉料,细长爽滑;白米浆蒸熟,放进80公分的大平锅煎炒,就是香甜可口的炒糕粿;铁锅上的蚝烙,加上海蛎,再下蛋花,取起蘸鱼露吃,大赞一句鲜嫩。在汕头闲逛的午后,要是听到“ken can bo bia”的吆喝声,站站脚,是遇上“一辆自行车,两个竹编篓”的糖葱薄饼摊了。三张薄饼叠成品字,中间放两块糖葱,撒上碎花生黑白芝麻,再加上一根香菜,特色到登上电视。
小吃的花花世界,会让你怪责自己的胃太小!

RECOMMEND | 推荐